端午節真的與屈原有關?端午節要吃粽子彷彿是每個人都知道的端午節習俗。但為甚麼要在農曆5月5日吃粽子呢?為甚麼端午節要划龍舟呢?大家最直接的想法當然離不開古人屈原,但妳知道其實「端午節」的歷史可能比戰國還更久!原來早在屈原之前就有了「端午節」。因為古時候大家都認為「5月5日」踏入夏天,蟲蟻等毒物紛紛現身,也為人們帶來了病疫,當日也有了「惡月惡日」的別名。當然,那時候同時衍生出了很多禁忌,而端午節的習俗也跟這些脫不了關係。端午節習俗1:避邪除了食物、蟲類會引致生病外,古人們相信當中還有瘟神、惡鬼的影響,所以在這諸事不宜的一天,還需要下一番避邪的功夫。像是為小朋友準備五彩縷、掛鍾馗畫、祭拜神明等等。端午節習俗2:划龍舟一年一度的龍舟大賽,絕對是大家過端午節最期盼的活動。
端午節習俗3:游龍舟水農曆5月,游水也有助消暑,令游龍舟水成了大受歡迎的端午節活動。端午節習俗4:收拾衣物「未吃五月粽,破裘不敢放」這諺語很多人都聽過吧。意即在農曆5月前,天氣未穩定,仍有轉涼的可能,但當吃了端午節粽子,意味正式踏入夏天,大家終於可以「換季」,將冬天的衣物、棉被收起。端午節習俗5:驅毒避疫有「惡月惡日」別名的端午節,其中一個最重要的任務就是「驅毒」,所以有一連串的行動,像是掛菖蒲、艾草等植物;吃五黃(黃瓜、黃鱔、黃魚、鹹蛋黃及雄黃酒)等清熱、補氣解毒的食物。端午節習俗6:吃粽子最深入民心的習俗絕對少不了吃粽子!端午節習俗7:立蛋有傳因5月5日是一年中陽氣最重的一天,如果成功令雞蛋站立,就代表那一年都會行運。
文來源:https://www.cosmopolitan.com/tw/lifestyle/hot-topics/g40110847/the-origin-of-the-dragon-boat-festival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