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順鴿園 http://www.anshun-loft.com/ |
|
「孩子,你為什麼讀書?」— 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! http://www.anshun-loft.com/viewtopic.php?f=35&t=928 |
第 1 頁 (共 1 頁) |
發表人: | annie [ 2016-09-20 13:56:21 ] | ||||||||||||||||||
文章主題 : | 「孩子,你為什麼讀書?」— 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! | ||||||||||||||||||
這是我教書以來,第一次問學生這個問題 我會選擇在你們班丟出這個問題 是因為你們很不一樣 你們是補習班裡的「前三志願班」,所謂的資優班 當其他同學為了能不能考上公立高中而緊張時 你們思考的是自己要上北一還是中山 當其他同學為了及格而擔心時 你們的目標是永遠沒有頂點的「滿分」 當其他同學為了前途而思考時 你們享受著家庭、學校和補習班專為你們而提供的資源 視「升學」為唯一的路 ... 今天為什麼我會這樣問你們呢? 還記得第一次踏入你們班的時候 你們大聲地自我介紹 「XX 是神,XX 是鬼,我們是神鬼奇航。」 「XX 是幽靈,XX 是海,他們是幽靈海。」 當時的你們多有活力啊!可是這樣的活力 經過一個暑假,升上國三之後 我卻越來越感受不到了 現在上課的時候,我感覺不到你們對課程的熱情 取而代之的,是「應付」考試的疲憊 你們不想「了解更多」,你們只想「考得更好」 你們不想「享受課程內容」,你們只想榨乾每一秒鐘 〠_〠 不是希望「老師講笑話」休息一下,就是想用最短的時間多得兩分 當我問你們為何要讀書 ... 親愛的,看著你們信任的眼神 我忍不住想問你們:「你們為什麼要讀書?」 你們似乎被這個問題嚇到了,全班頓時靜默 也許從來沒有人問過你們這個問題 也許你們在揣測我要的「標準答案」 經過幾分鐘,終於有人給我一些回應:「為了賺錢啊。」 真是簡單而不用腦袋的標準答案啊! 我回答:「是嗎?讀書能賺錢嗎?你要賺錢的話不應該讀書 你應該去做生意,讀書不保證你能賺到錢喔 沒看到現在大學生出來也是22K嗎?」 聰明如你們,馬上有人回答: 「現在大家都讀大學,不讀書怎麼找得到工作?」 這個答案馬上獲得其他同學的贊同: 「對啊,不讀書的話連22K都沒有了。」 BINGO!又是個「標準答案」
讀書不保證未來就有工作 可惜,老師很機車:「你現在不要跟我說別人嘛, 你就說你自己好了,你為什麼要讀書?讀書不保證有工作啊?」 你們知道嗎?根據教育部的數據,民國 99 年失業率最高的 正好是教育程度「大學以上」的那一群(失業率高達5.62%) 相較之下,高中教育程度的勞工失業率為 5.43% 專科教育程度的勞工失業率為 4.33% 數字會說話,讀書不一定有工作喔 更何況,就算有工作,也不保證你能過得幸福 學生們讀書的原因是 ... 我請你們放學後回去思考一下這個問題 過了幾個禮拜,你們準備好了,一上課 就問我:「老師,你為什麼要讀書?」 我很開心你們將這個提問放在心上 這讓我瞬間來起了精神,一個一個同學詢問。 你們的答案無非是: 「在別的地方輸別人的,可以在成績上贏回來」 「可以證明自己」 「讀書可以讓自己說話比較有內涵,有些人聽他講話真的是……」 我最親愛的學生們,兩年前 我還在就讀碩士班時,在日記上寫下以下文字: 「其實大概知道自己的問題在哪,無非是求學之路太過順遂 從來沒有好好想過念這個要幹麻,考碩士也是 我小學就立定志向要拿碩士學位了 念什麼倒是其次 可進入研究所,沒了書卷獎或同儕壓力之類的動力 一條學術之路上也不過自己踽踽獨行 哪個人真的管你在做什麼? 以前以為的「標準」現在看來也不過是學術偏好的不同 好了,我自由了,可是我不知道自己在這裡幹什麼 讀書的真諦 是為了獲得肯定嗎 偏偏讀書很苦,很苦很苦,我實在無法下定決心 就為了一個學位、一篇論文,就要繼續這種苦日子 ... 因為無法下定決心,就無法投入 我太需要外在的肯定了,偏偏寫論文是自己的事 讀書是自己的事,沒有老師告訴我這樣做很好,可以拿 90 分 或是什麼奇怪的排名能指出,喔~妳是第一名 沒有紅蘿蔔我就走不動了 然後停下來才發現,除了繼續走下去、拿到學位以外 自己還真的沒什麼三小路用。畢竟活了二十四年 我唯一會的事就是讀書、寫報告,這還是過獎了 講得白一點,我最會做的就是考試、得到老師的肯定 也是活到今天才發現,那是最沒用的事。」 親愛的,你們的回答讓我想到過去的自己 把所有的時間和心力花在課業上 甚至把自己的所有價值賭在分數上 心情隨著成績起伏,自我感覺隨著成績起伏 考得好的時候自大,考不好的時候自卑,活到這麼大 從來沒有想過「我的人生除了升學還有甚麼樣的可能性」? 更難過的是,我像你們一樣,拿著成績當令箭 有了文憑,就以為自己真的獲得了「知識」 分數比別人高,就以為自己真的學得比別人好 除了升學沒有其他的選擇 更糟糕的是,在我的內心深處,就像你們 還有你們的家長及老師一樣 有一套僵固的「價值體系」,它告訴我們: 勞心是好的,勞力是不好的;讀大學是勝利組 讀技職是失敗組。然後,為了家長的「面子」 為了「證明自己」,我們似乎「身不由己」 太過理所當然的路反而阻礙人生 親愛的,我不是在責備你們 你們也不要怨嘆家長和學校的老師 你們之所以會感受到這麼重的升學壓力,原因非常簡單: 文憑的價值不是虛幻的,相反地 文憑的「好處」太過實際,以至於拒絕文憑將會成為一件危險的事 可是親愛的,你們不一樣,對你們來說 要獲得文憑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 正因為升學這條路太過理所當然了 反而掩蓋了其他的可能性 也使得我們對於「讀書」這件事缺乏反思,而這是相當危險的 有一篇網路流傳文章這樣說 .. 一個功成名就的主治醫生 有了家庭,有了孩子,有人人欣羨的事業 人到中年,卻抱怨人生沒有意義 親愛的,我不希望你們像我,像那個醫生一樣 時間大把大把地過去了,才開始追尋自己要的是什麼? 如果我們照著社會告訴我們的價值來走 我們將陷在無意義的比較裡,永遠找不到出路 然後,我們會開始羨慕別人,為什麼別人可以念到第一志願 為什麼我只有第二志願? 為什麼別人可以出國讀書,為什麼我只能當土博士? 為什麼別人可以月入十萬,我只能拿 22K? 更糟的是,我們會開始否定自己 永遠在夢想自己得不到的 而看不見自己的處境與結構的限制 膨脹自己,以為「只要努力,什麼都可以做得到」 反過來說,只要自己做不到,就過度地責備自己 「如果我做不到,一定是因為我不夠努力」 可是,我們從來沒有問過自己: 「你喜歡讀書嗎?讀書能讓你快樂嗎? 除了成績和文憑以外,讀書讓我獲得了什麼?」 這幾次上課,每次我一進門,你們就問我: 「老師,你為什麼要讀書?」我不想提供答案 因為我相信,對每個人來說,這個問題會有不一樣的答案 我不希望你們將我的答案視為「標準答案」 但如果你們問我,我現階段的答案會是什麼? 對畢業三個月以後的我來說,「讀書」的確有了不一樣的意義 其實讀書 是為了 ... 離開那套功績主義式的體制後,我才發現 讀書不再是為了那一分、兩分 也不再是為了得到什麼立即的「利益」 我很開心地發現,當我的生活中遇到了甚麼樣的困難 我過去受的教育,能引導我「如何面對困境?如何思考問題?」 當我不知道該如何選擇的時候,我過去受的教育 能幫助我「如何獲得更多的資訊?如何評估現象?」 當我看到新聞的時候,我過去受的教育 能讓我分辨「這條新聞背後的邏輯是什麼?這個人說的是對的嗎?」 而不會看到「西裝筆挺,講話有權威感的『專家』」 就全盤接受,人云亦云 讀書讓我看到自己與他人的連結 對現在的我來說,受教育最重要的 就是幫助我更了解「我是誰?」 了解自己的處境,了解自己在社會中的位置 了解我可能達到的目標,而且知道,要怎麼達到它 讓我了解到,自己從來不是孤獨地面對世界 所以親愛的,你為什麼要讀書?這個問題當然不只是如此 未來,當你在做任何你覺得「理所當然」的事情時 都請你思考一下:我為什麼要這麼做? 我為什麼要進 A 公司而不是 B 公司? 我為什麼跟甲在一起而不跟乙在一起? 我為什麼要結婚? 結論 順著社會價值所指向的道路前進,只是偷懶 希望能有人為你的決定負責罷了!可惜的是 家長或者老師,這些人根本不知道甚麼樣的選擇對你比較好 而且他們無法為你的人生負責 所以他們只能指引一條他們認為「比較安全」的路 我從不會用「孩子」稱呼學生,因為我相信你們有思考的能力 你們應該知道自己是誰?你想要過甚麼樣的生活? 你為什麼要讀書?親愛的,你們「可以」且「必須」為自己負責 請勇敢一點,正視自己的人生吧! 本文由 談股論經 授權轉載 資訊來源: CMoney 投資網誌 網址: http://www.cmoney.tw/notes/note-detail.aspx?nid=47267 |
第 1 頁 (共 1 頁) | 所有顯示的時間為 UTC + 8 小時 |
Powered by phpBB® Forum Software © phpBB Group https://www.phpbb.com/ |